2)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张福财出门_重生之山村小村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街道,听着有点难受。」

  江宇忍不住笑了。

  不管叫啥,只是个名字而已。

  第二天,江宇到集团上班,然后挨个企业走了一遍。

  和他出去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,可以用井然有来形容。

  不过比较显著的变化还是有的,他惊讶地发现,凤窝堡村竟然通公交了,终点站是原来的东瓜川。

  这里修建了停车场和充电站,平时有五辆公交车在这里停站,每半个小时发一次车。

  这可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每天到凤窝堡村来的人可是络绎不绝,办事的,工作的,旅游的。

  这条线肯定不会亏本。

  最后他来到坐落于红岛黄泥口村的威来客车厂。

  对于威来集团把客车厂放在黄泥口,尖山镇政府有点不满意。

  尖山镇又不是没有地方。

  这就是短视了,光你一个地方富裕只不过是米粒之光,要想满天芳华,就需要众多的星辰闪耀。

  尖山镇的企业还不够多吗?五百多家企业,而且还都是实打实的工业制造企业,而不是什么冷冻加工厂那样的低技术含量企业,还有什么不满意的?

  威来客车已经投产一个多月了,第一个月交货一千五百辆电动客车。

  算是完成了当月的计划。

  第二条装配线也开始铺设,预计明年年前可以投入使用。

  威来上了客车项目,下游的协作厂身上的任务又多了一项,也重了一分。

  因此它们也都快速地完成了产业调整。

  招收和培训工人。

  很多原本只有一百多人的小企业,通过一轮一轮的招工已经变成了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中大型企业。

  人多了,对厂区面积的要求就增大了,很多企业已经扩建或正在扩建。

  这也是尖山将全部变成开发区的原因。

  凤窝堡工业区也开始向其他村子扩展。

  与凤窝堡,碰头店,杏树沟相邻的两房身村和东大沟村近水楼台先得月,成为最大的受益者。

  为了解决人力问题,东河市政府今年做了不少工作,比如开放了部分户籍管理,从其他地区吸引人力资源。

  今年东河市的外来人口增加了三十多万,市人口总数达到了一百四十万。

  尖山镇这里的人口就占据了东河总人口数量的十分之一,有超过十三万人在尖山镇从事各项工作。

  而凤窝堡工业区就聚集了八万人。

  工业区确实需要扩展了。

  江宇离开的第三天,张福财怀揣五百块钱离家前往东河。

  他从西陵坐客车到长图,然后坐火车到达垓县,再坐客车到达东河。

  一共走了一天一宿,第二天下午三点多种来到东河。

  他是第一次走出西陵县,因此看那里都感到稀奇。

  一下客车,他就发出感叹,东河市可是比西陵县繁华多了。

  「请问有去凤窝堡村的客车吗?」张福财到售票口去打听。

  「到大街上去找116路公交,直通凤窝堡村。」

  张福财走出客运站,在大街上打听116路公交车的站点。

  在好心人的指引下,他终于找到了116路公交车的站牌。

  等了大概十几分钟,一辆116路的公交车出现了。

  从东河到凤窝堡村的公交票价是两元钱,总距离四十里。

  车上人非常的多,张福财站票到出了东河县城,才混到一个座位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