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804章 通缩通胀_末世帝国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占财税占比的三成以上。盐价的暴跌致使晋国盐税的收入猛降,国库内伤严重。

  然即便盐价相对于以前低了许多,事实上粮价暴跌速率比盐价更快,盐价按购买力而言非但没跌,实际变相涨价,老百姓更消费不起。

  晋国连续多年丰收,但土地却未重新分配给农民,仍集中于权贵手中,全国通过土地权益,获取了巨额粮草。然而贵族获取土地收益的最终目的是换取金银,而粮价、盐价的暴跌,和贵金属的稀缺,导致粮食、盐无法置换城货币,同时仓储爆满,致使大量粮食烂在贵族手中,进而令贵族大面积亏本。

 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,粮食、盐多了可以发展酒、醋、酱、养殖畜牧等,或者改种其他经济作物,但问题是得有消费市场。

  土地不解放,农民无法受益,老百姓不受益,也就富不起来,规模最大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跟不上,发展再多的副食品产业也没有消费空间,因此经由粮食过剩进一步传导至上游产业,并向全国蔓延。

  因此晋国出现了极端畸形的经济模式,既粮食产能严重过剩,但老百姓消费力低下,而由此产生的副食品行业无人消费,经济陷入滞涨。

  同时方伯从永兴城攫取的产品大量输往晋国,受制于消费人群规模的限制,又叠加消费不振产能过剩,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。打击了国内传统市场,削弱了生产积极性,恶性循环中重创国内生产。

  反观咸国,土地解放后带来的农业生产大解放,在技术推动下商品生产全面复苏,不仅仓储逐年增加,官办、民办畜牧养殖场蓬勃发展,吃肉渐从上层社会向中下层社会辐射。各种手工业作坊蓬勃发展,老百姓和私营业者购买力大为增加。

  咸国大量廉价的食盐不仅供应国内出口国外,化工、冶金都需要食盐转化相关的化学品,从而提供了新的消费领域,同时其他相关产业在技术的推动下,全面占领效率、品质的制高点,价廉物美品质优良的产品迅速击败传统市场。

  而甘府、上关、万川、彭源等地的棉花、大豆初级原料,极大填补了国内市场需求,得以令咸国轻纺产品大量生产,并输往国外。方伯赚钱的同时,实际上是加剧了晋国本身的产业不平衡和国内通缩。

  晋王欲动兵夺回陵山,而百里燕立即照会晋使马仲宁,全面停止进口晋国的产品,尤其是粮食、大都、棉花、麻、丝、木料、皮革、牲畜等大宗商品,并陈兵边界十万人马,火炮一百二十门,战船一百五十艘,峙持半年有余,最后以晋王撤兵,换取咸国开放进口,每年增加二十万贯新币,两万寸银,寸金三千的进贡。

  当然,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咸国本无需再支付来自晋国的讹诈。但事实上事无绝对的利益。

  晋国传统行业产能过剩,通缩严重,继续扩大通胀,重新恢复市场活力,因此现金很能解决问题,咸国承认增加进贡,是给了晋王脸面,而咸国拿到了陵山,咸王也算捡了大便宜,两家扯清。

  然事情到此远未结束,晋国只知尽快解决通缩,却不知道产业不平衡下的通缩,实际是通胀的表象。

  消费不振的本质是老百姓消费力低下,消费力不足,产品滞销,导致通缩。

  但增加货币供应,不能解决老百姓消费力低下的事实。而且咸国进贡的现金最终进入晋国国库,再由国库经由官僚机构,通过采买和封赏的名义进入权贵和统治阶层手中,因此钱最后进入权贵手中。

  权贵手中的钱多了,他们的消费力是增加了,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,当市面流通的钱增多,老百姓的收入基本不便,而物价增长,于是又从通缩转为通胀。

  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